歸納概括這一能力是申論考試當中的基礎能力,更是核心能力,本質上是對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測查,這一能力對應的題型,在近幾年的測試中是穩中有變,在常規類的問法之余,出現了創新的問法。其中“變化”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公考資料網(http://www.r172.com/)就跟大家談談“變化”類的歸納概括題。
顧名思義,“變化”指的是事物產生新的狀況,簡單說就是“不一樣”。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狀況,所以,這類題型必須注意的是兩點:第一、關注時間軸線;第二、帶著比較的思維看待材料,關注前后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
根據“給定資料3”,請分析小吳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得村民們對她的稱呼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吳”。
這道題目從問法上,我們知道的是只要提煉“變化”的內容,沒有明確時間軸線,所以在答案呈現的時候,需要通過對比的形成呈現要點,從“那個大學生”的內容到“小吳”之間的轉變包括“原來的內容”和“現在的內容”。
比如可以這樣呈現:工作作風更踏實。從大學生的優越感,搶著發言,證明自己,變為學方言,走田地,學農活,到農戶家干農活,不畏艱難。
再比如:
根據給定資料1,談談隨著時代變遷,“背兒歌”內涵意義的變化。
這道題目讓我們概括“變化”,但是卻說的是“隨著時代變遷”,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區間,是不斷變化的過程,所以,答案在呈現的時候也需要分別闡述出“原來的內容”和“現在的內容”
比如可以這樣呈現:歌詞變化。原來描述自然風景,現在歌詞被改變,是對美好生活的頌揚。
但是,大家再看如下問法:
“給定資料1”中,風林村在實施“村寨銀行”項目后,發生了巨大變化。請你談談風林村有了哪些變化。
這道題目雖然也是讓我們提煉“變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題干明確說了是實施“村寨銀行”項目后的變化,所以這道題目在答案呈現的時候,只需要實施“村寨銀行”項目之后內容,也就是說實施“村寨銀行”項目之前的內容不需要體現,但是我們在閱讀材料的時候需要有比較思維,比較出到底有哪些地方出現了不一樣。因而,可以像這樣書寫:
環境保護更自覺。激發了村民保護生態的內生動力,讓保護自然成為一種自覺,護林工作更輕松。
大家在作答的時候務必遵循問什么答什么,讀懂題目,不要一看到“變化”,就直接原來如何,現在如何。
公考資料網 提供2019年 國家公務員招錄公告、公務員報名時間、公務員報名入口、公務員報名資格、公務員報考政策、公務員考試大綱、公務員考試職位表、公務員備考教材、公務員考試教材、公務員歷年真題資料、在線專家答疑等國家公務員考試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