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考生對這兩個詞可能并不陌生,那就是削弱、加強。在可能性推理當中較難的題型就是削弱、加強型題目。拿削弱型題目舉例,我們在做削弱型題目的時候,有一種問法,會問我們哪個最能削弱,而在尋找最能削弱的選項時就有時會糾結,究竟哪個才是最能削弱的呢?有些時常常想到的是“削弱論據”、“削弱論證”、“削弱結論”到底哪個角度削弱力度更強呢?下面公考資料網帶大家來回顧一下削弱型題目的力度比較,再去做兩道題感受一下。
力度比較
1.必然>或然:從語氣去判斷,必然在選項中的表述“必須”、“一定”,或然在選項中的表述“可能”、“也許”。
2.本質>現象:從原理、現象去判斷,本質是在從原理和內在進行解釋,現象是在進行舉例子說明。
3.直接>間接:從腦補信息多少去判斷,直接是選項與題干的貼合度較強,不需要腦補信息或者腦補信息較少,間接是選項與題干的貼合度較少,需要腦補信息較多。
4.量大>量?。簭臄盗慷嗌偃ヅ袛?。
5.綜合>單一:從角度多少去判斷。
例1
人們普遍認為,保持樂觀心態會促進健康。但一項對7萬名50歲左右的女性進行的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長期保持樂觀心態的被試與悲觀被試在死亡率上并沒有差異,研究者據此認為,心態樂觀與否與健康沒有關系。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研究者的結論?
A.在這項研究的被試者中悲觀的人更多患有慢性疾病,雖然尚未嚴重到致命的程度
B.與悲觀的人相比,樂觀的人患病后會更積極主動地治療
C.樂觀的人往往對身體不會特別關注,有時一些致命性疾病無法及早發現
D.女性更善于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而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健康
【參考解析】A。通過問法確定是削弱型的題目,削弱的是研究者的結論,并且問了哪項最能削弱。下面來分析題干的論證過程:長期保持樂觀心態的被試與悲觀被試在死亡率上并沒有差異→心態樂觀與否與健康沒有關系。
A項指出被試者悲觀的有更多人患有慢性疾病,說明盡管死亡率沒有差異,但健康狀態是有差異的,即樂觀有利于健康,有力地削弱了題干結論;
B項是否更積極主動治療與論證無關;
C項樂觀者對身體是否關注,和題干話題相關度不高,和樂觀是不是有利于健康沒有必然關系,太間接,削弱力度不如選項;
D項討論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健康之間的關系與題干話題不一致,為無關項。
故本題選A。
例2
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i,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參考解析】B。通過問法確定是削弱型的題目,削弱的是專家的觀點,并且問了哪項最能削弱。下面來分析題干的論證過程: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陶片→雨水沖刷等原因導致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接下來我們再看選項,哪項最能夠削弱專家的觀點。
A項西漢時期文物對題干觀點不構成影響;
B項反駁了雨水沖刷的可能性,直接削弱了專家觀點;
C項討論的是夔文與題干的夔文陶片話題不一致,無關選項;
D項說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可能是另有他因,力度沒有直接削弱的B項強。
故本題選B。
通過以上知識點的梳理以及兩道題目的練習,公考資料網相信各位考生對于削弱型題目力度大小的比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希望考生們掌握好方法,在考試中超常發揮,收獲成功。
公考資料網 提供2019年 國家公務員招錄公告、公務員報名時間、公務員報名入口、公務員報名資格、公務員報考政策、公務員考試大綱、公務員考試職位表、公務員備考教材、公務員考試教材、公務員歷年真題資料、在線專家答疑等國家公務員考試輔導。